兴庆区文化街:“三工程”齐驱探索基层治理新空间
今年以来,银川市兴庆区文化街街道充分整合辖区资源,通过实施党员队伍分类提升、基础党务规范提质、党建主体责任精准服务“三大工程”,延伸服务触角,拓展基层治理空间维度,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社区、企业、居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,显著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党员队伍分类提升工程激发组织新活力。兴庆区文化街街道聚焦党员队伍建设短板,实施分类提升工程,有效增强队伍活力与凝聚力。针对高龄党员,建立“送学上门、送教到人、送暖入心、送策解难”四送机制,推行“银龄学习包”月配送制;针对流动党员,实行线上签到、学习、汇报“三同步”,线上参学率达74%;针对新就业群体,依托“塞上红色驿站”打造“15分钟暖新服务圈”,开设午间党课等特色活动15场,服务400余人次。构建“1+3+N”协商议事体系,通过“五社联动汇协商”机制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、物业服务管理等31件民生难题;完善“微网格”组织体系,探索“微网格·小院议事”民情调解模式,化解纠纷95件;推广“移动办公进小区”服务模式,提供帮办服务573人次。设立党内关爱基金,为遭遇重大疾病、意外事故或其他特殊困难的党员提供及时的经济援助和情感支持。
基础党务规范提质工程筑牢党建根基。聚焦基础党务工作,实施规范提质工程,不断筑牢党建工作根基。细化发展党员、党组织换届、党费收缴管理等20余项操作流程,构建涵盖全面、运行规范的工作体系;统一规范各类基础党务台账,确保资料收集齐全、分类整理、统一装盒、规范整齐。组织专题党务培训5期,覆盖60人次;建立“1+2”帮带机制,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党建指导员,开展点对点指导58次,解决问题42个;规范党费收缴管理,建立三级台账,实现“月清季节”。创新“临时党组织+党建指导员”双轮驱动模式,依托商业街区、重点楼宇和特色行业,组建功能型临时党支部3个;选派7名兼职党建指导员,通过定期走访、谈心谈话、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,有效发挥政策宣传员、组织筹建员、难题协调员、党员发展员“四大员”职责。
党建主体责任精准服务工程提升引领效能。明确党工委、社区党委、小区党支部三级职责,建立“月调度、季考评”机制,召开党建联席会12次,解决重难点问题39个。开展“特殊群体关爱季”活动,解决诉求94件;创新打造“文暖贴”分级服务机制,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;搭建社区与多方合作平台,探索“社区食堂+”运营模式,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就餐优惠。聚焦未来与守护成长。创新实施“护苗成长”计划,通过“五个一”关爱工程为19名重点儿童建立成长档案,并配备党员成长导师,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;开设“四点半课堂”服务210人次,举办暑期托管班惠及儿童120名。建立多元协同团队,吸纳专职网格员、老党员、热心居民、业委会、物业、在职党员等多方力量,打造“熟人”队伍;探索积分赋能机制,将居民配合度转化为可兑换的“社区福利”;建立“小事即办、实事快办、难事联办”三级响应机制,累计收集解决诉求109件,12345热线投诉同比下降14%。